次氯酸處理的腫瘤細胞分泌物合并蜂毒素制作的凝膠能顯著提高癌癥治療效果
文獻導讀
2021年7月18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腫瘤中心的Yuhan Zhou及其團隊在國際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上發(fā)表了題為“Secretions from hypochlorous acid-treated tumor cells delivered in a melittin hydrogel potentiate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文章。
研究介紹
自體腫瘤細胞和細胞源性分泌物(CDS)具有優(yōu)秀的誘導抗腫瘤免疫反應作用,但是CDS成分復雜,影響其分泌的因素很多,細胞培養(yǎng)、處理的條件以及細胞損傷等都會改變其組成和功能。在此項研究中,作者及所屬團隊成員選擇了正常培養(yǎng)條件,缺氧、順鉑、放療、光動力療法或次氯酸(HOCl)處理來獲取腫瘤細胞分泌產生的CDS。通過大量的分子和生化實驗證實,次氯酸處理腫瘤細胞獲取的CDS(HOCl-CDS)對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刺激作用,顯著強于缺氧、順鉑、放療或光動力療法產生的CDS。為進一步加強HOCl-CDS在腫瘤部位的活性,將HOCl CDS裝入蜂毒肽包裹的水凝膠支架中。當注射到腫瘤內時,HOCl-CDS水凝膠促進腫瘤細胞死亡、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浸潤和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向M1表型重新編程,顯著抑制了腫瘤的生長,延長了B16?F10黑色素瘤小鼠的生存期。在更進一步的分析過程中,水凝膠遞送的HOCl-CDS增強了免疫檢查點阻斷的抗腫瘤作用。該研究成果進一步的展示和探討了CDS生成方法和傳遞途徑對于改善癌癥免疫治療的重要性和意義。
HOCl-CDS蜂毒素水凝膠抗腫瘤效果評估作為驗證其效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作者選擇了危害性很大的侵襲性黑色素瘤最為評估對象。選擇將黑色素瘤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皮下接種到C57BL/6J小鼠體內的方案。實驗中在以PBS、MELR(1mg)、HOCl-CDS(每只小鼠含4×106 B16?F10細胞)或HOCl-CDS蜂毒素水凝膠(每只小鼠含1 mg MELR和4×106 B16?F10細胞)作為比較對象,在小鼠腫瘤體積達到30mm3進行效果評估,發(fā)現(xiàn)MELR、HOCl-CDS和HOCl-CDS蜂毒素水凝膠都有抑制腫瘤的作用,但是無論從小鼠生存期、腫瘤抑制效果等方面,HOCl-CDS蜂毒素水凝膠表現(xiàn)最為突出,效果最為穩(wěn)定和有效。考慮到實驗物品的對小鼠的生理毒性,作者對小鼠3周內的體重,以及紅細胞、白細胞(WBC)、血小板(PLT)、單核細胞(Mon)和淋巴細胞(淋巴液)進行計數(shù),谷氨酰胺丙酮酸轉氨酶(ALT)、谷氨酰胺草酰乙酸轉氨酶(AST)和血尿素氮(BUN)等重要臟器指標僅需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HOCl-CDS蜂毒素水凝膠在保持很好的腫瘤抑制效果時,基本沒有毒性,實驗對象的各項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